站在五年级教室的讲台前,我手里的十字鲁班锁,成了打开孩子们好奇心的钥匙。原本担心“榫卯原理”太抽象,可当我拆开锁具,展示凹凸结构如何咬合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我的手,连平时爱走神的孩子都坐直了身子。

讲解解锁步骤时,孩子们的热情远超预期。有人举着锁具凑到前排,有人小声和同桌讨论“该先推哪一块”,还有孩子直接举手:“老师,我发现另一种拆法!”最动人的是一对一比赛环节,原本略显羞涩的孩子,为了教会同伴复原,会放慢语速、手把手示范;率先完成的孩子,会蹦着跳着去帮还没成功的同学,教室里没有输赢的焦虑,只有“我们一起搞定”的热闹。
下课铃响时,好几个孩子攥着自己拼好的鲁班锁跑来:“老师,我明天还能玩吗?”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支教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用一把小小的锁,点燃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兴趣,这份纯粹的热情,远比任何教学成果都珍贵。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