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财经频道>>财经保险
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支教日记Day3 | 不止是教书,更是接住每一个好奇的眼神

2025-10-23 11:20:44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支教日记|赵晓琳:一枚大漆书签,藏着双向奔赴的温暖

今天的支教课堂,被大漆书签的光泽和孩子们的笑声填满了。给四年级的小朋友讲解大漆工艺时,原本还担心他们会觉得复杂,可当颜料摆开,每个人都立刻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挑选颜色,认真得让人动容。

最难忘的是“出水”的瞬间——当孩子们把浸过颜料的书签从水里拿起,原本散开的色彩凝成了独一无二的纹路,教室里瞬间爆发出一片“哇”的惊叹。没有谁吝啬赞美,“你的像彩虹!”“你的花纹好特别!”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孩子捧着自己的作品,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临走前,他们围过来,轻轻地递上书签:“老师,能帮我写句祝福吗?还要你的名字。”有人小声说:“以后看到这个,我就不会忘记你啦。”所有孩子拉着我一起做了最后一枚书签,大家轮流滴下颜料,合力完成后塞到我手里:“老师带回沈阳,要记得我们,一定要再来呀。”

握着这枚沉甸甸的“集体书签”,突然明白,今天不是我教他们做手工,而是他们用最纯粹的热情,给我上了一堂关于“珍惜”的课。这枚小小的书签,装着他们的心意,也成了我和这群孩子之间,最珍贵的约定。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1304_647

支教日记|姜禹辰:水墨画也能色彩斑斓

今日走进六年级的课堂,画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反复摩挲,他们笑意盈盈的看着我,想在纸上绘就自己喜爱的色彩。我向他们讲述工笔画的步骤与彩色毛笔的执笔方法,他们仔细的描摹纹路,用小手轻轻的拿着画笔,却都迟迟不敢下笔。他们问我:“老师,我不敢画,这样对吗?”我走到每个人的身边,向他们一一展示毛笔落在纸面上的模样,我告诉他们不要害怕会出错,勇敢的去画、去尝试,画出你们心中想要的模样,再向同学们和老师勇敢的展示出来。

/Users/mingminghenanjing163.com/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1023101457/output_1.jpgoutput_1

课后他们纷纷有人站起来向我展示画作,我让同学们一起观赏点评,没有羞涩,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认可。他们通过画笔去发现美好,通过绘画去了解自己也有创造的能力,也可以去塑造自己未来美好的人生。

/Users/mingminghenanjing163.com/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1023101515/output_1.jpgoutput_1

支教日记|高博:小电池大能量

慢慢了解更加喜欢

第三天走进教室熟悉的面孔熟悉的笑脸熟悉的声音

第三次喊出来的“老师好”

让我更加的坚定了我这次的选择没错

我写出了一个英文单词“science”

请同学们猜猜这个单词的意思

一名男同学抢答“科学”

没错,今天让我们把科学具象化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都能做些什么?

孩子们被分成了3组,三名学生代表从“电能盲盒”中抽去了——螺旋桨飞机、水陆两栖小车、摇摆的小车

每个组的孩子们读出了他们手工的原理和作品介绍后开启了他们寻求电能知识的大门

过程真的非常治愈,每组的孩子们都非常的认真、非常有耐心、非常的配合、非常的聪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们的作品。

/Users/mingminghenanjing163.com/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1023101626/output_1.jpgoutput_1

作品展示的时候每个孩子都非常的兴奋,过程中有点小坎坷,但是他们都克服了困难,出色的完成并且显示给全体学生。

我教会他们电能的力量

他们教会我,眼睛也会

孩子们用真心电动了我尘封已就的心!

是心动啊!!!

/Users/mingminghenanjing163.com/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1023101648/output_1.jpgoutput_1

支教日记|孙浩:幕布光影里,藏着孩子们得笑声

黄昏的教室藏着惊喜——皮影戏的幕布一拉开,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小脑袋凑成一片毛茸茸的剪影,连呼吸都轻了几分。当大灰狼被猎人“剖开肚子”的画面出现时,教室里炸开一阵清亮的笑,那笑声里没有一丝杂质,是最纯粹的天真在闪光。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1811_285

课后的拍摄过程更让人惊喜。新教的台词,学生听两遍就能顺口念出来,仿佛小脑袋里装着快速记忆的魔法。没有抱怨反复练习的枯燥,反而会主动拉着老师的衣角,小声讨论“这里是不是该多笑一点”,每双眼睛里都亮着认真的光。

微信图片_20251023101815

支教日记|罗一博:圆圈里的歌声:丢手绢游戏中的纯真笑脸

今天是支教第三天,午后的阳光洒在山间小学的操场上,我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玩起了传统游戏——丢手绢。

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蹲在带着些许青草的土地上。我举起彩色手绢,首先讲解了规则:围成圆圈的小朋友不能转头往后看,丢手绢的人要悄悄将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被发现的要快速追逐。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我率先唱起了歌谣,孩子们稚嫩的嗓音渐渐汇入旋律。第一轮,当女同学把手绢轻轻放在王铭宇身后时,他浑然不觉,直到旁边孩子笑出声才慌忙起身追赶。

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规则,更懂得了鼓励与包容。当一个小男孩成功追到丢手绢者后,他友好地说:“你跑得真快,我差点没追上。”

夕阳西下,游戏结束。孩子们围在我身边问:“老师,我们明天还能玩吗?”回办公室的路上,两个孩子一左一右牵着我的手,明明主动帮我拿着装手绢的袋子。

炊烟飘过,操场上仿佛还回荡着孩子们的歌声。这块小小的手绢,不仅带来了欢笑,更让孩子们在圆圈中找到了勇气、友爱和自信。

微信图片_20251023101930
微信图片_20251023101935

责任编辑:陈石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