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青翠的大东沟下蕴藏着储量惊人的世界级金矿。李国颖 摄
“经初步评审,大东沟金矿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金矿。”日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持续引发网络热议。
9月12日,记者驱车来到大东沟,实地探访这座“金山”。
大东沟位于盖州市青石岭镇达子堡村。金秋时节,大东沟满山青翠,苹果树、梨树正值收获期,果香阵阵,村民驾驶着满载水果的三轮车在山间小路上缓慢行进。山脚平坦之处,是大片被秋意染黄的玉米地,到处是喜人的丰收图景。
秋收之余,村民们喜滋滋地谈论着这里发现的巨型金矿。达子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北说:“大伙儿盼着能早日开发这座金山,届时,达子堡的面貌会大不一样。”
2024年3月15日,大东沟金矿勘查钻探工程正式开工。钻探工程分四期完成,首期工程有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6家单位及省外3家单位参与,共投入28台钻机。
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大东沟金矿的前期勘查工作,同时也是钻探工程施工单位之一。在该公司大东沟项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前期地质勘探任务,但尚未进入开采阶段。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半山腰的一处钻孔。记者看到,钻孔已经回填,周围还散落着不少石块。沟两侧的群山上开辟出多条临时道路,用于运输设备和人员。“钻孔遍布周边好几个山头,山上山下都是钻机,最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在这里日夜奋战。”第五地质大队项目部工作人员说,矿床深藏于地下,矿脉呈现低品位、大吨位等特征,因核心区位于大东沟,金矿遂以此命名。
对于达子堡村村民来说,大东沟发现金矿并非新鲜事。张北说:“早在1983年,第五地质大队就开进过大东沟,当时就发现了金矿,后来时不时有地质人员到沟里勘查。”
在2022年底大东沟金矿勘查设计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提出,如果矿体整体连续,有望形成低品位、大吨位、可以大规模露天开采的大型乃至超大型金矿床。随后的勘探工作让“矿体连续性”这一预判得到证实,由此,大东沟金矿勘探工作步入快车道。
在达子堡,流传着一些与黄金有关的传说。张北说:“村里的老人说,哪里有黄金草,哪里就有金脉。”
大东沟北坡是卧龙岗村,83岁的村民张绍源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11岁那年,一连下了好几天暴雨。暴雨过后,村东头的沟里来了上百名外地淘金客。他们拿木头搭了个三脚架,用绳子拴个簸箕,在山沟里洗砂淘金。我亲眼见过有人淘到了砂金,小心翼翼地装到玻璃瓶里。”
大东沟南北两侧的达子堡村和卧龙岗村,并没有因为发现金矿影响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数十年间,村民靠种植和养殖把日子过得富足而幸福。有关黄金的种种传闻,渐渐被人们淡忘。张北说:“近几年,随着勘探工作加速推进,村民对大东沟的关注度又高了起来。”
发现金矿的消息,不仅令村民们振奋,地方政府也未雨绸缪,提前做规划打基础。青石岭镇党委书记蒋存祺告诉记者:“青石岭镇不仅是盖州市商品粮生产基地,还是镁制品加工重镇。如今,镇里已规划以大东沟金矿为核心,打造‘中国黄金第一镇’,以黄金加工为中心,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当地人就业以及餐饮、旅游业发展,让村民捧上致富‘金饭碗’。”
大东沟金矿同样给营口市产业集群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黄金是营口市重点打造的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营口市正与中国黄金集团在金矿开发、黄金产业链延伸等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打造绿色矿山示范工程,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央地融合发展,以资源高水平开发利用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含金量”。
(辽宁日报记者 侯悦林 佟利德)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