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小长假,辽宁推出了系列吸引百姓前来游玩打卡的活动,文旅市场热度消费实现双提升。喜人成功的背后,当然离不开文旅领域对安全的坚守。10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同志揭开了火热背后的“安全密码”。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从源头抓起,年初以来印发了多份行业安全生产及专项整治文件,对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建立厅机关处室包保各市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同时,厘清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行业监管的部门责任,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环环不落空。
二是强化检查督导,形成管理闭环。坚持常态化检查与重要节点攻坚相结合。在所有节假日期间,都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一线开展专项检查,覆盖各类文旅业态。对于发现的问题,建立“移交—整改—跟踪”闭环机制,并持续跟踪问效,直到隐患彻底消除,形成监管压力的有效传导。
三是聚焦专项治理,提升应急能力。深刻汲取全国部分地区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迅速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同时,高度重视应急能力提升,组织全省文旅系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
四是强化假日调度,保障市场平稳。面对假期客流高峰,提前部署,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会商研判并及时发布预警。假日期间,全省文旅系统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全员在岗,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了巨大客流压力下的假日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辽宁日报 记者 刘璐)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