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财经频道>>财经评论
乐见平台经济破“卷”重生

2025-07-02 14:25:27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3.99元还包邮”的“手工锻打”菜刀、“1.9元秒杀”的啄木鸟男士T恤……随着反不正当竞争法近日完成修订,上述超低价“羊毛”,今后很可能就没有了。这也是本次修订的一项重点任务——摁住平台经济领域内卷式竞争的“七寸”。

什么是内卷式竞争?这几年,谁没被直播间的“秒杀价”喊得频频心动过?好像不抢就真错过了1个亿。然而,等“宝子们”“家人们”的购物车里塞满了看似诱人、实则质量堪忧的低价商品时,很多人才疑惑:打下来的不是价格吗,怎么连质量也跟着打下来了?

这就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当平台企业陷入“流量焦虑”与“增长焦虑”的双重困境,价格战便成为争夺用户的直接手段。从“百亿补贴”到“限时秒杀”,从“手动比价”到“自动调价”,平台企业将价格战推向极致。这种竞争模式下,行业被迫减配置、降成本。

卷,应该越卷质量越好、功能越丰富、服务越贴心,推动行业向上走,而不是越卷质量越差、服务越糟心,行业被逼着向下行。面对内卷式竞争,商家压力山大,消费者明赚实亏,平台更是卷不动了,可又不敢不卷。就像赛场上,大家都开着赛车高速行驶,虽然发现发动机异响、车身震动、轮胎冒烟,可谁也不敢先停下来检修,担心一停就被甩下。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那位“喊停”的裁判。法律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并规定了处罚措施,释放了督促平台经济回归理性竞争轨道的明确信号。

法律亮剑之后,消费者心里也会有个问号:平台不内卷了,还能买到便宜商品吗?解答这个问题,先要厘清“低价”与“内卷”的区别。

内卷式竞争下的低价,多是商家被平台规则裹挟,以牺牲利润和服务为代价的畸形低价。如果商家不得不参与低价促销,他们要么压缩成本,降低质量;要么黯然离场,退出竞争。比如休闲食品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的特色产业,当地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反映,小蛋糕中原来鸡蛋含量占30%,为了低价,现在的占比也就不到10%。消费者看似买到了便宜货,实则付出了更高代价。

而健康市场中的低价,应是商家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供应链优化等正当手段实现的合理低价。这种低价是可持续的,既能保证商家的合理利润,又能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破“卷”才能重生。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是要禁止低价,而是要斩断内卷式竞争对价格信号的扭曲。当平台企业不再将竞争重心放在“价格战”上,而是转向“价值战”时,商家们就能腾出手来,专心琢磨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超低价商品或许不会像过去那样泛滥,但我们的购物车里反而有望出现更多性价比高的“宝贝”,放心享受低价带来的实惠,不用担心是不是买到了“合成肉”,也不用看着穿两次就起球的廉价衣服心烦。说到底,破“卷”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佘颖)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