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消除侵害消费者权益隐患,助力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沈阳市分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一、案例提要
“疾控中心提醒您,省外来(返)沈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沈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备,报备咨询电话请点击链接”
点击了“链接”,真的就能配合防疫工作成功报备行程了吗?
二、案例解析
春节期间,家住沈阳的郝先生回了一趟外地老家,返程回到沈阳的时候,接到了一条来自“电子政务短信平台沈阳市疾控中心”的短信,短信内容为“因疫情防控需要,省外来(返)沈人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沈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备,如不报备可能会影响出行。报备咨询电话请点击链接。”
郝先生积极配合防疫,于是点击链接查询电话进行报备。电话接通后,对方表明自己是“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着指明郝先生是密切接触者,强势要求郝先生什么地方也不要去,也不要接触任何人。且马上要来接郝先生去医院进行隔离。郝先生对此产生了质疑,马上查询自己的行程卡,但是被对方立刻打断,并要求郝先生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同时表示大数据行程卡访问量已达到极限有出错可能性,并发连接要求不要挂电话立刻填写相关信息,并表示纠正信息错误,若不配合将进行单独隔离。此时郝先生察觉事有蹊跷,迅速挂断了电话。
三、风险提示
因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且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骗子借机冒充“疾控中心”人员,以“行程报备”或“信息核实”名义实施电信诈骗。在上述案例中,骗子的手段通常是谎称因疫情防控需要,让郝先生填写个人信息,进而要求郝先生将收到的验证码告诉骗子,这个验证码就是银行卡转账的验证信息。
疫情防控行程报备或是流调信息核实,绝对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者验证码。配合防疫,可以积极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者社区,切勿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谨防财产损失。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